賈子厚正在檢查焊接工具。汪晟攝
中新網杭州7月7日電(王逸飛 陳靜)7月,層層熱浪包裹住長三角鐵路最大的貨車檢修基地——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北車輛段喬司檢修車間。40歲的電鉚班熔接工賈子厚,正在一輛被千斤頂支起的車輛旁忙碌,其衣服的后背處已印出汗漬鹽花。
電鉚班的工作被熔接工們形容為“火車裁縫”,主要負責車輛鋼結構的精細化檢修。他們的工位是毫米級戰場,車架上0.1毫米的隱裂、廂體骨架撕裂的創口,都需用銀亮焊縫編織“鋼鐵繃帶”。
半跪在列車邊,賈子厚戴著厚重的牛皮焊接手套,捏著1.6公斤重的焊槍,任1500℃的電弧拍打在護目鏡上。車輛底部的接縫處,一條銀亮焊縫就此“織就”。他在高強度耐候鋼板上“繡”出規則的魚鱗紋,每道熔池的冷卻時間不到1秒,這是賈子厚用13年職業生涯磨出的肌肉記憶。
剛忙完這邊,賈子厚又隨腰間對講機的呼叫,前往另一檢修臺搶修。待修車輛的裂紋藏在車架內側,他后背緊貼滾燙的車輛,脖頸仰成45度角,焊槍在狹小的作業空間內精準游走,有飛濺的焊渣穿過阻燃防護服,燙在了其左小臂上。
賈子厚身上有17處燙傷疤痕?!白蠹珉翁幒麪畹陌毯?,是2018年處理槽鋼貫穿性裂紋時留下的;右手虎口的是2021年春運期間,連續8小時焊接作業留下的。每個傷口都在提醒我,哪里該多填半勺鐵水,哪里要減兩度電流。”他說。
賈子厚所在的電鉚團隊共有30多人。他們日均使用100根焊條,將鋼板縫制成抵御時速120公里交變載荷的“安全鎧甲”。
作為保障列車運行安全的“火車裁縫”,熔接工更要做好“傳幫帶”工作。年輕技工小李正在練習“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他清楚記得賈子厚傳給他的經驗。“賈師傅說,焊縫分三層九道,就像給貨車骨骼打石膏,第一層要筑牢根基,第二層得勻稱受力,第三層必須光滑如鏡。這套工藝相當于在一根頭發絲的寬度內,排除98.5%的安全隱患。”
正是這樣一個個的平凡身影,保障著鐵軌上的南來北往,保障著各地間的物流運輸。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7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北車輛段喬司檢修車間今年已累計完成12700余套下側門及門鎖改造,安全檢修貨運列車328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