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研院集團展廳內陳列的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中新社記者 儲瑋瑋 攝

  硬玻璃化作“繞指柔”,離不開團隊多年鉆研。

  “生產超薄柔性可折疊玻璃,僅配方就需要上千次實驗,有了配方,還要經過產業化試驗、設計專屬生產線、良品率的爬坡等,任何一個環節都有數不清的技術節點需要攻關。”曹欣表示,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研院院長彭壽帶領下,團隊成功突破了各個環節關鍵核心技術,搶占競爭制高點。

  “我們已形成‘高強玻璃—極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全流程工業化產業鏈,玻璃性能在國際上處于第一梯隊。”曹欣說。

  在這里,把玻璃做到“極致”的創新成果還有很多。作為科技研發的“國家隊”,中研院集團打造了創新鏈、工程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的發展模式,相繼研發生產出包括柔性可折疊玻璃、發電玻璃、藥用玻璃等在內的一大批“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成果。

  例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大尺寸顯示玻璃成為信息時代玻璃材料競爭的高點。2024年年底,中研院集團和蚌埠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世界首片8.6代OLE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在蚌埠正式下線。

  “這打通了長期以來制約我國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生產的堵點卡點,對于我國實現OLED顯示產業鏈自主可控,引領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研院集團先進玻璃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功能玻璃研究所副所長石麗芬表示。

  據介紹,這些創新成果有效支撐了信息顯示、新能源、半導體和高端裝備等領域對先進玻璃材料的需求,充分保障了中國電子信息、半導體、汽車、新能源、深海深空等領域產業鏈安全,引領中國玻璃技術和品牌在全球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如今,薄薄的玻璃已發展成為潛力巨大的高精尖產業。這些厚度以微米計、強度以兆帕計的創新成果,是中國基礎工業高質量發展的見證,也為相關領域產業鏈安全撐起“硬脊梁”。(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抖色| 爸爸别走歌曲原唱| alura jenson movies| 七年级地理课时练电子版 | 婚前协议电视剧演员表| 拔萝卜视频免费完整版| 花飞满城春 电影| 决对争锋| 麻豆视频观看| 没有下巴| av网址大全| 飞砂风中转|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在线直播| 死角| 真的爱你黄家驹 原唱| 卡士酸奶尽量少吃| 挠vk| 不可饶恕 电影| 女同性激烈床戏舌吻戏| 国家级期刊目录| 出轨幻想| 丧尸童子军| 性裸体视频| 开创盛世| asshole| 柯哀分析文| 不速之客美国恐怖电影2014| 倪敏然| 珊瑚海 歌词| 金陵十三钗多少钱一盒| 吴彦姝演过的电视剧大全| 起底员工上满8小时被扣工资的公司| 王清海| 尹海英| 贾林| 美丽丽人|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直播回放| 2018年党课主题及内容| 甜姐儿| 抖音1| cct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