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第十一屆兩岸學子論壇在廈門大學開幕,多位臺灣研究領域專家學者上臺作主題發言。 吳冠標 攝
臺灣青年學子裴俊宇是首次踏足廈門。他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實地來到這里才發現要比想象中更發達。青年交流能夠打破固有偏見,將真實、正確的資訊帶回臺灣。
裴俊宇提出,未來或許會有更多變數、不確定性,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需要有更多資深學者與年輕學子投身兩岸關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潛在風險,并提出專業建議。
“盡管隔著臺灣海峽,但兩岸青年在諸多事情上都能產生共鳴。”臺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生林彥良今年帶領多位臺灣學子參與論壇。他回憶起與大陸學子的交流時光,笑著說:“我們坐在白城沙灘上,吹著晚風,放聲歌唱,雖然彼此陌生,卻唱起了同一首歌。”
恰逢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成立四十五周年,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現場作學科發展報告,分析了當前局勢下臺灣研究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他希望,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持續為解決臺灣問題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貢獻力所能及的智慧和力量。
據介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是海內外最早公開成立的臺灣研究學術機構,也是目前大陸高校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成果最豐碩的臺灣研究學術機構。作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打造的品牌學術活動,兩岸學子論壇旨在為兩岸青年學子搭建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的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