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以“數算”沖擊“AI之城”
中新社鄭州7月5日電 (記者 闞力)連日來,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執行主任李清都帶著團隊加緊搭建人形機器人室外訓練場,不久后,該實驗室研發的機器人將在工業、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出現。
發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是核心。今年4月,該實驗室研發的“行者二號”亮相在北京舉行的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6月底,該實驗室所在的河南省會鄭州官方發文稱,要發揮場景驅動創新優勢,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新高地,到今年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和相關產業規模分別超過350億元(人民幣,下同)和2000億元。
鄭州已在社會治理、政務、農業、文旅、司法等諸多領域廣泛運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如在政務方面,上線AI公務員、AI接訪員等,實現智能公文寫作、智能問答、智能導辦等功能,提升政務辦公效率。
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看來,鄭州發展人工智能的基礎和底氣在于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和廣闊市場空間。
在他看來,算力、算法和數據是發展人工智能的底座,鄭州具備這三重底座優勢。李清都等業界人士亦是看中這些優勢。
鄭州位于“東數西算”八大算力樞紐節點地理中心,是中國算力中轉分發樞紐、通信網絡交換樞紐。當前,鄭州正在通過數據處理、算法研發、模型訓練、應用開發等一體化發展態勢,沖擊“AI之城”。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設施相繼落地,為鄭州沖擊“AI之城”提供算力支持。譬如,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空港智算中心萬卡算力集群項目10000P算力為大模型訓練推理提供“超級引擎”。
數據要素是算料,鄭州數據交易中心首創的全省共建統一數據交易平臺,掛牌數據資產和上架數據服務超1500個,累計實現交易額超20億元。此外,鄭州還聯合電子信息領域龍頭企業,建設華中地區首個數據要素基礎設施——數據金庫,構建數據要素產業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