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供圖

  他表示,當前主流媒體轉型面臨四大挑戰:一是產品力不足導致話語權弱化,優質內容難以觸達受眾;二是第三方平臺增長瓶頸與自有平臺“有流量無效益”的矛盾;三是機制體制束縛活力,傳統媒體組織架構難以適配全媒體生產;四是評價體系滯后,難以衡量多元業態成效。

  面對新一輪改革浪潮,主流媒體如何突破轉型瓶頸?胡正榮認為,以廣電媒體為例,需要從四個方面進行全面升級。

  首先是生產機制革新,從內容生產到IP生態化,構建面向用戶、場景、運營的全媒體生產機制,推動IP全鏈條開發。

  “中國廣電是最不缺IP的,但是缺乏全鏈條運營、僅停留在‘一次生產、單向傳播’的模式,生產機制和運營機制根本沒有打通。”

  胡正榮舉例,湖南廣電基于內容生態打造的電商平臺“小芒電商”就是IP生態化的樣本,僅基于一檔綜藝節目衍生的棒球服,累計銷售已達380萬件。2024年,“小芒電商”交易總額已經超過了160億元。

  其次,要重構傳播體系,打造自主可控平臺。

  “第三方平臺發展現在都進入了成熟期,讓它再增長是不可能的,自有平臺建設的緊迫性已經擺在面前了。”他建議,廣電媒體要突破第三方平臺依賴,聚合新聞、政務、生活服務、商務等資源,關注百姓生活服務,實現“少跑路、多服務”的閉環生態。

  此外,更重要的是加快構建全媒體的體制改革。

  “這輪改革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如果不變體制和機制,還是像過去一樣改改產品、改改技術系統,那不叫新一輪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

  胡正榮認為,廣電媒體組織架構需打破頻道頻率壁壘,摒棄按媒體類型劃分部門的老路,依據服務場景重構組織架構,轉向項目事業部制,對標互聯網大廠模式,構建有效的上下游打通流程,實現生產流程全媒體化、全鏈條化和全場景化布局。

  “十五五”即將到來,以廣電為代表主流媒體面臨生產機制、傳播機制、消費運營場景的系統性變革。在此基礎上,如何兼顧內部效率與外部效果的多維指標,破解“唯流量”“唯點擊”困局,推動評價向“高效力”轉型,需要做進一步探索。

  展望未來,胡正榮表示,新一輪改革的核心在于媒體角色迭代——從單一信息發布者轉變為社會生活的連接者與服務者。這要求媒體深度嵌入各行各業,通過垂類融合與場景運營,構建“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復合功能。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度俏郎君 电视剧| 即日启程 电影| 喂找谁呀 电影| 白洁少妇董汐星空传媒影视| 琅琊榜 豆瓣| 白雪公主在线| 陈诗雅韩国演员| 男人不可以穷演员表| 迪迦奥特曼头像| 乔什布洛林| cctv16奥林匹克频道| 圣般若摄颂| 林忆莲唱哭李宗盛现场| 成龙电影全集大全| 诱惑热舞| 香港卫视中文台| 南来北往演员| 热血番| 十三邀第八季在线观看| 心奇爆龙| 爱欲1990未删减版播放|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电视剧狙击手免费全集播放| 鬼娃娃花子| 小镇姑娘高清在线观看| 王渝萱最火的三部电影|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笔记| 张柏芝惊艳照片| 影视剧分娩片段合集| 孙东杓| xzj| 珠江电视台直播 珠江频道| 绫濑| 云南的旅游攻略| 音速小子| 电影1921| 仲文你好vlog最新视频| 东方电视台节目表今日节目| 樱井步| 翟佳滨老师今天答案| 朱敏荷《豺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