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瑞麗市姐告小學的中緬兩國學生在排練“六一”國際兒童節的舞蹈節目。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63人,其中緬籍學生183人。”姐告小學校長楊恩鳳告訴記者,該校自2005年首次接收2名緬籍學生后,緬籍學生人數逐年遞增,“在分班時,不分民族、不論國籍,同享中國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除雜費等政策。”

  瑞麗是中緬邊境上最大的口岸城市。改革開放后,瑞麗成為最早一批中國沿邊開放城市,成立姐告邊境貿易區,開發邊境旅游,探索“境內關外”模式等,均是開先河之舉。

  多年來,瑞麗與毗鄰的緬甸木姐口岸互通有無,貨物大進大出,外來人員熙熙攘攘。如今,在瑞麗工作、經商、生活著眾多緬甸人。楊恩鳳說,姐告小學的緬籍學生當中,有的是跟隨父母在瑞麗生活,有的是寄宿在中國親戚家。

5月19日,瑞麗市姐告小學的中緬兩國學生在課堂上畫畫。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我的父母從木姐市來瑞麗經營玉石生意多年。”六年級的緬籍學生穆思娜說,在入校分班時,老師會選擇優秀的中國學生與緬籍學生結對,讓中國學生在學習、游戲、生活等方面幫助他們。“我與同班中國學生舒漫琳結對子”。

  “舒漫琳英語常考100分,她幫助我英語學習。”穆思娜告訴記者,舒漫琳的父母從事中緬物流貿易,“她父親常叮囑要學習好緬語,因此我常教她緬語。”

  “結對子”簡單的數學加法,讓兩人一起寫作業、玩游戲、看漫畫、出板報……漸漸地,她們之間的關系也像中緬兩國關系一樣,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穆思娜笑著說,她和舒漫琳在學校形影不離,放學各自回家后還經常打電話聊天,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是真正的“胞波”(緬語意為“同胞兄弟”)。

  這些年來,姐告小學已有10名緬籍學生進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等中國高等學府深造,畢業后在中緬兩國經貿、科研、人文等領域發光發熱。

  正如學生們朗誦的詩歌,“共飲一江水的人們啊,我們有著很多很多年雙邊的文化和商業纏綿……我們是胞波情誼的見證者,我們是正在發芽的雙語詩……”

  未來,穆思娜想回到緬甸成為一名中文教師,“做緬中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句话让老公下面硬| 康熙微服私访记第三部| 金粉蝶| 牛的交配视频| 鬼迷心窍 歌词| 淮剧赵五娘| 孕早期不能吃什么| av午夜| 电影《林海雪原》| 赵琦| 大浴女电视剧所有演员表| a面b面| 美女亚洲| 十面埋伏 电影| x档案第二季| right here waiting中文版| 电影白日梦2| 恐龙图片大全大图| 武汉日夜| 好一个中国大舞台简谱| 菊次郎的夏天钢琴演奏完整版| 好看女生头像| 妙想天开| 色戒在线视频观看| 恶人想要抢救一下 漫画| 威虎山黑话大全口令|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40篇| 林熙蕾三级未删减| 老江湖 电影| 免费观看潘金莲| 韩国一级免费| 布莱德·德尔森| 韩剧上流社会| 男人亲女人下面的视频| 怀秋| 无内裤全透明柔术视频| 牵着妈妈的手广场舞| 韩国电影《甜性涩爱》| 闪电小子| 英语书七年级下册单词表| 9号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