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李明芮 攝

  “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核心心理學,既注重治療也注重治愈,尤其是以治愈與轉化為目的。”澳門城市大學教授申荷永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五行意象為基礎,闡述了“治療”與“治愈”的差異,以及“治愈”理念在心理學實踐中的深層意義。他表示,治療側重水與土之防御,治愈則包含木與水乘木舟虛之駕御,以及“空-中-木”的智慧與治愈啟示,包含原理、方法以及技術的內涵。

  在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教授葉浩生看來,從佛教“身念住”來看,佛教是一個具身的宗教,其修行強調身體的直接覺知與經驗轉化,倡導通過“身體-情緒-意識”的連續觀察實現智慧的覺醒,其以身體為起點的修行方式,與近年來心理治療領域興起的“具身轉向”高度契合。“兩者雖源自不同文化與知識體系,但都強調人是一個行動著、感受著、覺察著的身體存在。覺察的身體,不僅是通往療愈的入口,更是覺醒心智的基座。”

  東南大學應用心理學所所長馬向真以“心理咨詢中的文化創傷”為題闡述了文化創傷的關鍵特征、對群體身份認同的影響,并指出基于文化的創傷是考慮到心理創傷的文化敏感性,更多來自臨床心理學,尤其是跨文化心理學,她強調在心理分析中考慮文化因素。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張文智基于易學哲學對感通大本大源的定位、體用合一的結構、運行機制及基本過程進行系統梳理。他表示,感通思想是《周易》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中國哲學的核心內容之一。感應是感通的初階,而感應又基于陰陽交感,與《周易》中的“相應說”有內在關聯。“儒道佛都重視‘感通’,這是理解中國哲學的關鍵。”

  當天,山東省衛生保健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張文智任首任心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哥图库图谜| 程嘉美电影| 睡衣派对| 婷婷电影网| 创新点| 秀人网小逗逗集免费观看| 红蔷薇 电视剧| 团结就是力量歌词完整| 美女比基尼游泳视频大全高清| 金马电影网| 陈烨个人资料简介| 北京卫视节目单今天| 潇洒的走简谱| 电影白洁少妇完整版| 赵立军| 山东教育电视台直播| 贤惠好儿媳在线观看完整版| 木偶人| 战斧骨电影| 幻想电影在线播放完整版| 电影疯狂之人| 草神纳西妲图片| 童宁的全部经典电影|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吉泽明步作品| 失魂家族| 女同恋性吃奶舌吻完整版| 啊信| 《万万没想到》电影| 乱世佳人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误判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抖音pc端| 正在行动| 风间由美的作品| 杨超越个人资料| 含羞草传媒2024| 嫂子颂歌曲原唱| 6套电影频道节目表| 婚后三十年电视剧剧情介绍| 王菲电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