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5月8日拍攝的白寨科技小院內的紀念石碑。孔令佑 攝

  科技小院師生們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從播種到收獲,全程管理示范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農業技術的轉化率不高,很多技術被束之高閣,而與此同時農民又迫切需要新的農業技術。師生常年住在村里,和農民一起勞動,能夠了解農民需要什么、有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學生的教育、老師的科研。

  “村民常拿著病苗焦葉來求助,我們知道的當場解答,不懂的就請教老師。”研一學生秦建國道出小院日常,“在實踐中把這些知識串聯起來會比較難一點,但還是挺鍛煉人的”。這扇永遠敞開的院門,讓學生們從“一問就倒”成長為“百問不倒”。

  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科技小院因“地”施策,針對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痛點和農戶實際需求精準發力,成為農業科技落地的“加速器”。相公莊科技小院把壁蜂授粉、反光膜增色等技術帶到村里,讓蘋果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后老營科技小院通過推廣西瓜嫁接養分資源綜合管理等技術,帶動當地西瓜產業發展……依托中國農大的這群學生,這些扎根田間地頭的“實驗室”打通了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先進科技零距離、高效率轉化,并通過結對幫扶、政策咨詢、一線宣講等方式,幫助萬余名農民成為懂技術的“土專家”。

  春華秋實十余載,科技小院已從科技幫扶的1.0版、產業興農的2.0版、鄉村振興的3.0版,升級到通過集群引領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協同創新的4.0版。2019年啟動的“中非科技小院”項目更是讓中國經驗漂洋過海,通過農業實踐和技術交流為非洲培養青年農業人才。

  據中國農業大學“中非科技小院”項目負責人焦小強介紹,項目的主要目的是依托科技小院在國內的運行模式,為非洲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業人才。留學生通過在中國和在非洲的長期實踐,能夠將中國農戶精耕細作的技術應用到非洲,幫助當地小農戶增產增收。

圖為5月8日拍攝的蘇小營中非科技小院留學生在田間勞作。孔令佑 攝

  馬拉維姑娘弗朗西娜學成歸國后,將測土施肥技術本土化,幫助家鄉作物產量翻了兩三倍;今年2月,同為馬拉維留學生的尤瑟夫入駐蘇小營中非科技小院,“我重點學習制作肥料、改良土壤等實用技術,這些都是我的家鄉最需要的”。

  目前,有30多名來自馬拉維、肯尼亞、贊比亞等非洲國家的留學生常駐曲周,住農家、學中文、干農活、學農事,畢業后回國解決農業難題。

  “盡管這里的施肥、灌溉技術以及氣候條件跟我們國家的不一樣,但我們回去之后,會根據地情創新所學,幫助大家增收。”肯尼亞留學生大衛說。

  在蘇小營中非科技小院,6名非洲留學生與中國學子同吃同住。中國農大2023級碩士張浩發現,這些“特殊同學”中有農技站長、學校教師,也有政府官員。“問他們為什么來中國,他們想的都是讓身邊人增產增收。”這份質樸心愿,恰是科技小院最珍貴的畢業設計。

  兩棵碗口粗細的梧桐樹已亭亭如蓋,正如一處處科技小院和一批批年輕人,扎根鄉土深處,在實踐中助農興農。從曲周到非洲,從1.0版到4.0版,科技小院用16年光陰詮釋“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學術成果留在百姓家”。在科技小院,處處可見大地的脈搏。(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帮大佬和我的第365天| 女人高潮私密按摩视频| 韩国女主播热舞视频| 艳肉观世音性三级| 座头市电影完整免费观看| angela white在线播放| 少林问道演员表| 来生缘吉他谱c调| 日韩女同性恋| 原华个人图片| 维罗尼卡| 扫把代表什么数字| 嫩草在线视频| 博朗耳温枪| 日本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 母亲电影完整版韩国| 色域在线| 郭碧婷是哪里人| 深流电视剧| 五亿探长雷洛传| 验光单子的数据怎么看| 大开眼戒在线观看| 182tv福利视频| 成年人看| 张柏芝惊艳照片| 草原儿女| 牵着妈妈的手广场舞| 吕建民| after4| 蒋雯| 山子高科股吧| 吴汉润| 混沌行走| 电影潘金莲| 我的公主| 朱璇| 电影交换| 光明力量2古代封印攻略| 男士血压标准对照表| 投名状演员表| 刺客聂隐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