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jīng)
  • 首頁 > 娛樂 > 港臺 > 正文

    他走了,香港一夜悲秋

    原創(chuàng)毒SirSir電影

    沒想到,這個周末噩耗讓人猝不及防。

    蕭蕭的寒風吹過香港。

    7月2日,香港導演、編劇羅啟銳突發(fā)心臟病,在送醫(yī)途中逝世,享年70歲。

    7月3日,根據(jù)香港作家沈西城在社交網(wǎng)站上公布的消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香港著名作家、編劇倪匡逝世,享年87歲。

    對于倪匡,很多人熟悉,寫《衛(wèi)斯理》,編《獨臂刀》,還幫金庸代筆過《天龍八部》,后來上電視,做節(jié)目,成為名嘴。

    但前者,很多人并不知道。

    今天這篇,Sir想先來寫羅啟銳。

    這位香港電影不可或缺的“本土移民”。

    01

    “移民”

    其實,作為香港電影最著名的夫妻檔之一:

    他與妻子張婉婷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普通家庭出身。

    畢業(yè)于港大,留學紐大學電影,認識了妻子張婉婷,發(fā)現(xiàn)后者經(jīng)歷(港大紐大)與他幾乎同步。

    在那個只有三個中國人的班上,他倆相識,結(jié)為伴侶。

    由此開啟了一段長達四十年的,與電影結(jié)緣的佳話——

    你當編劇,我做導演;你執(zhí)導筒,我握筆桿。

    △右一張婉婷,右二羅啟銳

    70、80年代,香港經(jīng)濟騰飛,少部分人才剛成為中產(chǎn),這對海歸夫妻,是妥妥的高知分子。

    也因此,相比于向市場看齊,動輒“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港片。

    他倆和當時新浪潮的一代人一樣,想做不同的東西。

    而這份不同,之于他倆,就是——

    移民。

    長期的留學生活,讓他們獲得了觀察東西方文化交融,審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勾連的機會。

    所以,他倆一上手,就是著名的“移民三部曲”。

    1984年的《非法移民》,1987年的《秋天的童話》與1989年的《八兩金》。

    都是從自己熟悉的題材和故事入手:

    “那時候的紐約還很亂,意大利黑手黨和唐人街的黑幫充斥著這個城市,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fā)生,每個人都帶著故事來到這里。”

    《非法移民》就是那個時代的故事,講一個中國青年在唐人街的生活,為了綠卡假結(jié)婚,結(jié)果無法收場的故事,展現(xiàn)當時唐人街底層青年的掙扎。

    而這部電影,也是夫妻倆的電影處女作、畢業(yè)作,幕后制作大多是兩人同學,臺前演員是朋友。

    經(jīng)費七湊八湊也不夠,后來邵氏電影方逸華投了100萬港幣,結(jié)果一上映就賣了500萬,還把金像獎最佳導演收入囊中。

    當時觀眾都沒聽過兩人的名字,還以為他們是美國回來的資深導演。

    一部電影賺了錢,拍第二部總是很容易。

    《秋天的童話》,香港電影愛情片榜單里的常客。

    放在周潤發(fā)蔚為可觀的銀幕序列里,也絕對稱得上佳作。

    彼時,周潤發(fā)剛從電視轉(zhuǎn)到電影,一連幾部都撲街,被稱作票房毒藥。

    投資方看好許冠文,但兩人堅定想用周潤發(fā)。

    因為他身上“有一種浪漫氣息”,很符合男主角船頭尺的形象。

    投資方怕賠錢,沒同意。

    兩人一商量,直接換了投資方。

    結(jié)果沒等去紐約,《英雄本色》就先來,周潤發(fā)一雪前恥,如日中天。

    發(fā)哥很講義氣,你力排眾議,我投桃報李,在大紅的那一年,特地拿出了整整一個月檔期去紐約拍戲。

    于是,你知道的——

    最紅紅不過鐘楚紅,再發(fā)發(fā)不過周潤發(fā)。

    電影故事很俗套,但卻因為一個要素,意外打通了東西方文化的壁壘:

    階層、文化差異巨大的男女在短暫接觸后,碰撞出了火花,在身處異鄉(xiāng)的孤獨中,兩人間的情愫,含蓄、克制,且似有還無,全程沒有親密接觸,但卻讓人動容。

    尤其是電影結(jié)尾,用一場重逢,了卻了觀眾的遺憾。

    據(jù)說投資人曾建議在香港拍,但二人始終對于“在他鄉(xiāng)”,有著堅定的執(zhí)著——

    觀眾不熟悉,才會有疏離感,才會加劇角色之間的情感互動。

    正因為這個執(zhí)著,《秋天的童話》大火,也避免了與《甜蜜蜜》題材撞車。

    當然,還有《八兩金》。

    同樣是移民的故事,但視角轉(zhuǎn)回了內(nèi)地,改革開放初期。

    早年移民美國,吃過大苦的猴子(洪金寶飾)回廣東鄉(xiāng)下探親,遇上了做著美國夢,想移民美國的青梅竹馬,表妹烏嘴婆(張艾嘉飾)。

    在歡喜冤家的故事里,不僅表現(xiàn)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沖突,還有每一個移民故事中,國人特有的思鄉(xiāng)情愫。

    在大時代的浪潮里,大部分的期望注定都和遺憾相伴。

    那種“異鄉(xiāng)異客,身不由己”的復雜心緒。

    正是這對夫妻檔,早年不斷獲得認可的原因。

    02

    本土

    其實,大部分人知道羅啟銳,一定是那部作品。

    《歲月神偷》。

    2010年上映,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七項提名,并斬獲了最佳編劇,最佳男主,最佳新演員,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五項大獎,以及當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水晶熊最佳影片獎。

    是那年香港電影的最大贏家。

    甚至到如今,也是香港電影家庭片中評分最高的那一檔。

    而這部片,其實是導演一早就打算拍的電影。

    劇本他80年代就寫好了。

    但拿給投資人看時,十個有十個都在想——

    “你是誰?羅啟銳。誰要看羅啟銳的童年故事?”

    所以,他決定曲線救國——

    比如先拍個大家想看的,成龍、洪金寶的童年故事《七小福》。

    這是Sir很喜歡的一部電影。

    某種程度上,它跟《霸王別姬》很像。

    是一部對舊時代的挽歌。

    又帶有一絲淡淡的悵惘。

    當年學戲,大多要簽十分剛烈的“生死契”。

    投入于占元門下為徒,學習梨園生計,言明十年為滿。

    于期內(nèi)所得錢銀,盡歸于師父收入,食宿衣履盡由于師父負擔,無故禁止回家,中途不準退學。

    倘有天災病癥,各安天命。私自逃走,兩家尋找。頑劣不服,打死毋論。

    洪金寶飾演的于占元,跟小豆子的師父一樣,霸道、嚴厲。

    為了讓徒弟們學到真本事,成角兒,有口飯吃。

    心軟的同時,手上絕不留情。

    它取材自七小福的真實經(jīng)歷。

    師兄弟同吃同睡,練武、學戲、打鬧、玩耍也無不都在一起。

    多年以后,大師兄洪金寶還非常懷念那段自己被打的日子。

    用現(xiàn)在的說法,羅啟銳在《七小福》中夾帶了“私貨”——

    自己的童年故事。

    很可愛的一個行為。

    不讓我拍自己的童年?

    我偏要拍。

    還記得他嗎?

    七小福的鄰居,一個戴眼鏡的小個子。

    每天都被爸爸逼,“你要讀書你要讀書”。

    長大后,小個子成了大導演。

    那天,臺下坐的是侯孝賢、朱天文、許鞍華。

    羅啟銳最有力的競爭者,是同樣拿出長片處女作的王家衛(wèi)(《旺角卡門》)。

    至于我們都愛的星爺,還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星仔,同天剛剛靠《霹靂先鋒》摸到表演大門,拿到最佳男配。

    金馬獎先頒的是編劇,拿獎之后后臺一堆記者訪問,大家都感覺羅啟銳是香港影壇冉冉升起的新星。

    結(jié)果采訪還沒結(jié)束,主持人林青霞就在前面又喊羅啟銳的名字。

    你得最佳導演了!

    一上臺。

    我們的社恐小可愛羅啟銳就開始“凡爾賽”。

    拿獎我很不習慣

    拿兩次獎我更不習慣

    回來后,羅啟銳繼續(xù)接受采訪。

    好家伙,又得了最佳影片,于是又轉(zhuǎn)頭回去。

    嘿嘿,不習慣?

    組委會有的是辦法讓你習慣——

    最佳剪輯、最佳原著劇本(羅啟銳、張婉婷)、最佳原著音樂、最佳錄音等獎項悉數(shù)被《七小福》拿下。

    是那年實打?qū)嵉淖畲筅A家。

    但即便成了名,也不一定有機會能把自己的故事搬上銀幕。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他還得一步步熬。

    尤其是,對于商業(yè)化極致到過火的電影市場,他不想妥協(xié)。

    如同他本人所說,他想拍那些能夠打動他的故事。

    我一直覺得當年的流金歲月很能打動我,給我很多很多回憶,我都在拍能打動我的故事,我能感受到那個人物的心情。

    而除了留學經(jīng)歷之外,他還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我們看到了在1992年的《我愛扭紋柴》里,他拍香港圍村的鄉(xiāng)土故事。

    讓周潤發(fā)去演土里土氣的村長,和洋氣的鄭裕玲談戀愛。

    這部電影在周星馳年里,拿下了年度票房第六的好成績。

    在1997年的《玻璃之城》里,用回歸的契機,來懷舊上一代香港青年男女相愛的年代。

    取景的港大女生宿舍,是張婉婷讀書的時候住過的地方,這里很快將被拆除,一同逝去的還有那一段風華歲月,只能被導演擷取在光影中。

    電影雖然劇情挺俗套,但還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港風,入圍了金像獎最佳電影和最佳編劇。

    而那個有王晶投資,許鞍華指導的系列里,也出現(xiàn)了羅啟銳的身影——

    2009年的《天水圍的夜與霧》,這個香港本土故事集的第二部里。

    羅啟銳擔任了編劇之一。

    可以說,立足本土的故事,是羅啟銳生涯里的另一個重點。

    甚至這個“本土”后來都不止于香港。

    擔任《宋家王朝》編劇,講民國大時代風云變幻中的三姐,立足整個中國。

    擔任《北京樂與路》編劇,寫香港人去北京做搖滾。

    擔任《三城記》的編劇,講30年代的戰(zhàn)火中流離的愛情。

    ……

    羅啟銳曾經(jīng)與妻子張婉婷共同接受采訪,在談到給年輕電影人的建議時,他這樣說道——

    “你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wǎng)(http://m.luwanhua.cn)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6套电影频道节目表| 魔法少女砂沙美| 流浪地球2视频免费播放下载| 皇家香港警察| 玉匣记全文免费| 任港秀| 诺亚方舟电影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电影《kiskisan》在线播放| 都市频道在线直播观看| 红色娘子军歌词| 朱莉娅·奥蒙德| 纵横欲海| 美娜个人资料简介| river flows in you钢琴谱| 老江湖| 个体工商户起名字大全免费| 凤穿牡丹| 听说你喜欢我电视剧剧情介绍|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美女不穿衣服| 杨幂的视频| 人民的名义演员名单表| 尤克里里指弹谱| 许慧强| 张勇手演过的电影| 古宅老友记第四季| 男同性恋| 王艺婵| 白上之黑| 啊啊视频| 夜半2点钟| 高地1—36集电视剧免费观看剧情| 羞羞的| 山本裕典| 富二代| 电影《exotica》完整版观看| 漂流者| 山上的小屋 残雪原文| 天天影视网色| 维京人电影| 妹妹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