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合肥1月12日電 (記者 吳蘭)中國科學家在新型碳基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構建出新型人工碳晶體,并實現了其克量級制備。1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刊發了這一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彥武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對富勒烯碳60分子晶體進行電荷注入,在常壓條件下構建了碳60聚合物晶體以及長程有序多孔碳晶體。

朱彥武介紹:“這里的長程有序多孔碳晶體,微觀上具有多孔特征但完整保留了晶體的宏觀周期性,是一類新的人工碳晶體,未來可能在能量存儲、離子篩分、負載催化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電荷注入技術為構建這類碳基晶體材料提供了一種拼‘樂高’式的制備技術,有望成為在原子級精度上調控晶體結構的新手段。”

碳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元素之一,碳原子之間通過不同排列方式,能夠形成多種結構,比如石墨、金剛石和無定型碳,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領域。近年來,富勒烯、納米碳管、石墨烯和石墨炔等新型碳材料的發現和發展,引起了廣泛關注與研究熱潮。

“如果我們可以在一個晶體結構中引入納米單元,例如用富勒烯、石墨烯等作為基本結構單元代替普通晶體中的原子,像搭積木一樣‘搭建’出新型碳材料,可能會發掘更多新奇性質,發揮更大應用潛力。”朱彥武說。

此前,對于制備這類新型碳材料,研究人員要么是利用高溫高壓等極限條件,要么是采用紫外光、電子束輻照等微觀處理技術,但其產率較低、產物不純,阻礙了人們對該類材料的性質與應用進行更深入探索。

朱彥武團隊長期致力于發展新型碳材料的規模化制備技術,早在2011年,就找到了一種化學“活化”的方式“激活”石墨烯。此后,團隊進一步探索了“活化”方法的普適性。

在此次研究中,朱彥武團隊創造性地使用氮化鋰對富勒烯碳60分子晶體進行電荷注入,并在溫和溫度下進行熱處理,最終得到大量的碳60聚合物晶體以及長程有序多孔碳晶體。

朱彥武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系統地研究長程有序多孔碳基晶體的性質,期望通過精細調節實驗參數進一步調控晶體的原子級結構特征,探索更多的性質和應用。”(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1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電話:17051177829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数点除法讲解视频| 双妻艳| 林青霞离婚| 成龙电影免费看40部| 吴添豪| 范世錡| 五年级简易方程40题| 大村官之放飞梦想| 抖音网页抖音| 林佑星| 服务质量模型| 雨纷飞飞在天空你是我的眼泪| 安志杰电影全集大全| 绝对权力在线观看免费| cctv第一剧场频道| 安全管理论文| 6套电影频道节目表| 天云山传奇 电影| 性视频免费| 校园风暴| 吃什么水果减肥效果好减肥最快| 越南一级毛片免费| 吻胸捏胸揉视频大全| 爆操女人逼| 女生宿舍2在线看| 郑洋| 零下100度| 日出即景作文| 王音棋的个人简历| 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 张国立电影作品大全| 柯哀分析文| 铁血丹心吉他独奏谱完整版 | 美女不穿衣服| stevenson| 北京卫视今晚节目表| 姐妹五| 绝岭雄风| 贵阳银行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 李鸿杰| 我的漂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