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今冬首批越冬候鳥數量穩中有增 湖水面積增大是主因
2016-11-01 14:42:22
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不僅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亞、東亞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每年在青海湖遷徙停留的候鳥超過10萬余只,是中國境內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最為集中的繁殖地。
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此前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7至9月,受流域降水增多、入湖流量劇增的影響,青海湖持續“發福”,總面積達4451.45平方公里,創近16年最大值。
“青海湖地理條件特殊,地下水幾乎常年保持恒溫,(冬天)看上去冰天雪地的地方卻有大量的不凍泉水,為越冬候鳥提供了必備的生存環境。”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調研員何玉邦說,“今年青海湖水位上升,濕地面積擴大,泉眼增多,水生物和水草不斷增加,是越冬候鳥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據青海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近日對周邊泉灣、尕日拉、黑馬河濕地等20個區域進行監測數據顯示,今冬首批來青海湖越冬候鳥總數量達59444只,涉及水禽29種,其中素有“鳥中仙子”之稱的大天鵝數量達514只,與歷史同期相比,呈穩中有增之勢。
另據了解,為更好地掌握水禽在青海湖地區的棲息狀態、野生鳥類禽流感實時監測、科普觀測在線體驗、鳥類行為研究等,目前青海湖已建成覆蓋面積350公頃的視頻監控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