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別人已經上好牌照電動車,買了別人已經上好牌照電動車不過戶
上個月,市民李強(化名)心里一直堵著一件糟心事。他騎電動車出門時被攔下,才知道自己買了兩年多的“雅迪”電動車一直掛著假牌。“這是我從雅迪專賣店買的車,還花錢讓商家代辦車牌,發票、銷售單都在,怎么也想不到牌照和行駛證都是假的。”李強十分郁悶。
李強到桂林“雅迪”售后部門尋求解決辦法,但被告知“當初賣的人已經被抓,售后也沒有辦法解決”。
“假牌無法上路,我到底該怎么辦?”帶著李強的這個疑惑,記者進行了采訪。
夫妻倆電動車都被上了假牌
今年7月初,李強騎電動車被路檢的攔下。
李強說,被攔下的原因是自己違規行駛,他認錯認罰。但就在李強繳納罰款的過程中,又查出他的“雅迪”電動車車牌是假的,行駛證也是假的。
“的查詢系統顯示,我的車牌號對應的電動車是灰色的,而我的車是紅色的。同時,車牌所有人也不是我。”李強說,這輛兩輪車是他2020年6月在桂林一家雅迪電動車專賣店買的。當時“以舊換新”,舊車折價200元,商家另外收了180元代上牌的費用,買車上牌一共花了5000多元。“我還保留有票據。”
李強拿出票據向證明電動車是自己合法購買的。現場告訴李強,可到市支隊非機動車輛管理所做進一步處理。
在非機動車輛管理所,李強現場查詢得知,自己的“雅迪”電動車上的“小綠牌”確實是。他想到妻子同年在另一家雅迪專賣店也買了電動車,并且也花錢請商家代上了“小綠牌”。車管所查詢后證實,那輛電動車也是。
李強隨后分別來到購車的兩家“雅迪專賣店”,發現門店分別關門和換老板了。他又來到桂林“雅迪售后”,輾轉找到了曾經賣車的銷售人員,詢問為何賣車時收了代上牌的錢,辦的卻是假牌。
銷售人員解釋說,是當年“雅迪專賣店”一名張姓負責人辦的,“因為這個事,張某已經被抓坐牢了。”
商家:類似情況還有不少
據了解,從2019年開始,桂林嚴格執行《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即“新國標”),由過去的“大綠牌”“小綠牌”,逐步變成了“大藍牌”和“小藍牌”(詳見《桂林晚報》2021年7月20日7版報道)。除了最高車速不能超過25km/h,整車質量低于或等于55kg的電動車(掛“小藍牌”)不需要駕駛人持相應駕駛證外,其余類型的電動車都需要駕駛人考取相應的駕駛證。
一些電動車商家透露,在“新國標”執行之前,電動車商家提前給庫存中最高車速超過25km/h的舊國標電動車注冊并且辦理了“小綠牌”。
一些電動車商家抓住消費者希望電動車“速度快”的心理,售車時聲稱“時速快”“續航長”“不需要考試就上路”,吸引消費者購買舊國標電動車。
李強說,當時自己就是買的舊國標電動車,商家承諾包上“小綠牌”。“想到以后騎車需要,所以當時就算價格貴,很多消費者也會買。商家說舊國標電動車辦理‘小綠牌’要額外花錢,我也掏了。”
李強是“雅迪”電動車的忠實客戶,前后買了四輛“雅迪”。所以,2020年購新車時,商家主動提出可以代辦“小綠牌”時,李強就交由商家“包上牌”。
在李強提供的票據上,銷售“雅迪”電動車的是桂林立佳達商貿有限公司,位于象山區凱風路101號15棟。記者撥打了票據上的電話號碼,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告知,立佳達早就沒有了。
“那原來買的電動車是,怎么辦?”記者問。工作人員表示“愛莫能助”。
7月26日,記者和李強來到南溪山公園對面的雅迪售后服務體驗中心。售后工作人員根據李強的電話號碼和車架號,在售后平臺證實李強的車確實是通過合法途徑購買。
售后工作人員還說,違法辦理套牌、假行駛證的老板已經受到法律處罰,沒有辦法處理目前的假牌情況,“建議把電動車以舊換新再買一輛新的”。
“在當時,這樣的情況有三四百輛(電動車)。”有銷售人員透露。
李強表示,他和妻子的兩輛電動車加起來花費近萬元。沒有合法牌照不能上路行駛,能不能按照“新國標”辦理屬于電動摩托車的牌照?工作人員搖了搖頭:“辦(假)牌的時候,合格證已經收上去了。沒有合格證,辦不了車牌。出售兩年了,廠家也沒辦法給你補辦合格證。”
:市民可以這樣鑒別是否為假牌
記者在南溪山公園附近的一些電動車專賣店了解到,目前,消費者依然可以購買到掛“小綠牌”的舊國標電動車,但是需要過戶。據了解,一些電動車商家手中仍有部分庫存的舊國標“小綠牌”電動車可以售賣。商家稱,這些車輛已經在非機動車輛管理所進行了登記,上好了“小綠牌”,銷售時過戶給消費者。
部門提醒,目前新電動車已經不能上“小綠牌”。消費者在購買“小綠牌”非機動車時,過戶前一定要帶上車輛相關證件到非機動車輛管理所查詢車輛是否是套牌、假牌。車輛過戶時,新戶主要攜帶相關證件和原戶主一起完成過戶手續。
如果市民對購買非機動車還有其他疑惑,可以撥打非機動車輛管理所電話0773-2122378進行咨詢。
廣西小宇律師事務所郭乃華律師認為,商家大量出售套牌、假牌電動車,并非承擔刑事責任后就完事了,消費者還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繼續維權。消費者可以根據票據上的信息,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詢商家名稱、法人信息,提起訴訟。
以李強的遭遇為例,如果李強在購買電動車時,不知道當時不能辦理“小綠牌”,卻在商家“可以辦理”的承諾之下購買了該電動車,還支付了手續費,則商家的銷售行為涉嫌欺詐,李強可以通過起訴,要求解除買賣合同,并要求商家退款,賠償因此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記者劉凈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