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夏至已至。去年夏天的熱浪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那是我國自1961年以來的最熱夏季。如今,各地頻繁出現的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讓人們擔心:今年夏天會比去年更熱嗎?

從數據上看,全球氣溫升高的趨勢相當明顯。盡管此前3年的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溫起到了暫時“剎車”作用,但過去8年仍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8年。其中,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目前有多家機構預測,2023年或2024年極有可能超過2016年,創造新的全球最暖紀錄。

面對氣候變暖,人類應該如何應對?一些科學家寄望于目前火熱的人工智能。

要應對氣候變化,首先要“辨癥”,要有對天氣的準確分析和預測研判的能力。但這并非易事,而人工智能恰恰可以在氣象預測領域大展身手。

今年4月,中國發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風烏”,首次實現在高分辨率上對核心大氣變量進行超過10天的有效預報。從預報精度看,相比于傳統的物理模型,“風烏”的10天預報誤差降低19.4%;從預報時效看,全球范圍內最好的物理模型HRES有效預報時長最大為8.5天,而“風烏”達到了10.75天;從資源效率看,現有物理模型往往需要在超級計算機上運行,而“風烏”大模型僅用GPU便可運行,30秒即可生成未來10天全球高精度預報結果。

從“風烏”的實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應用于氣象領域,從大數據中挖掘規律,可與傳統的數理方程形成互補,為生產生活提供更準確、更實用的天氣預報。氣候變暖將讓極端天氣更頻繁,人工智能可用于改善氣象災害警報系統,實現提前和精準預警,在防災減災中發揮更大作用。

應對氣候變化,從長遠來看,還需要“去根”,即針對氣候變化原因采取各種減緩措施。不少科學家認為,氣候變暖與碳排放帶來的溫室效應密切相關,只要人類社會的化石燃料消耗不減少,氣候變暖的趨勢就不會停止。

加強人工智能應用,可以實現更精準、穩定、有效的減排。人工智能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輔助工具,越來越多地被整合到工業系統和家居生活的能源管理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峰值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此外,在核聚變、新能源材料、碳捕集存儲利用等領域,人工智能也可以通過發揮數據分析、建模和預測等方面的優勢,為這些綠色技術的研發加速。

波士頓咨詢集團(BCG)曾在其研究報告中預測,如果要實現《巴黎協定》中提出的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1.5℃的目標,各國必須在2030年前減少50%的碳排放。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減少26億噸至53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減排總量的5%至10%。

如果把人工智能看作一劑藥方,那么它也有局限和副作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本身就是耗能大戶,會增加碳排放。當它與人腦同時工作時,人腦的能耗僅為機器的0.002%。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新興戰略技術之一,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之一。人工智能革命和綠色能源革命齊頭并進,已成為大國競爭必須搶占的科技制高點。我們既期盼更綠色環保的人工智能,也期盼更智能可控的綠色能源,就像期盼盛夏不再酷熱難耐。(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慧敏)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音乐僵尸演员表| 大明宫词演员表全部| 卢载铉| 演员李恩|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 我在等你泰剧剧情介绍| 达斯汀·克莱尔| 江湖大风暴| 放学我当家| 挠丝袜| 爆操大胸美女| 张家界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 秀人网美女屋| 狂野鸳鸯| 他其实没那么爱你电影| 孤独感拉满的头像| 赵士杰| 北京新闻频道回看| 金沙滩秦腔剧情介绍| 电影哪吒闹海二| 情欲网站| 意大利辣椒1984| 黑帮大佬和我的三百六十五天电影| 浙江省全省地图| 电影《追求》| 砌生猪肉| 慕思成| 火舞俪人 电影| 墨雨云间电视剧免费播放| 孙颖莎结婚视频| 徐方| 陆廷威| 机械师3| 滕子萱| 性视频免费| 告白气球伴奏| 青草国产视频| 村暖花开| 张佩华|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直播回放| 最佳女婿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