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河南)開幕式暨簽約儀式20日在鄭州舉行,本次活動共簽約項目732個、總投資逾5820億元(人民幣,下同)。
圖為項目簽約儀式。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攝本屆活動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以“開放、合作、發展、共贏”為主題,旨在搭建促進產業有序轉移、推動區域聯動發展的開放合作平臺。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自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七屆,累計簽約項目3741個、合同金額1.86萬億元,為河南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本屆活動聚焦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食品、現代醫藥、電子信息、數字化轉型等深入開展專題對接,必將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中國產業鏈韌性和安全,起到重要而又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以河南為代表的中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領頭雁作用凸顯;新能源、新材料、鋼鐵、紡織等產業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態勢明顯;東部地區承接全球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效顯著。
在簽約儀式環節,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建濤通報了簽約成果,本屆活動啟動之初,組委會共發布項目合作需求1047個、投資總需求1.3萬億元。經過數月以來的洽談對接,目前共達成簽約項目732個、總投資5820.83億元。
通報稱,此次簽約項目呈現三個特征:一是項目體量規模化,億元以上簽約項目678個,最大項目總投資118億元;二是項目結構新型化,簽約的新型材料、現代醫藥、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348個、總投資3023.9億元;三是項目合作集聚化,從轉出地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項目共535個、占比73.1%。(完)